2025年10月17日上午,大雨滂沱,李女士与家人专程赶来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,将一面写有“专业敬业、律法精湛、尽心尽责、不负重托”的锦旗亲手送到许小平律师事务所。律所高级合伙人、刑事部主任徐晓云律师与房产部律师袁昊、李会斌代表律所予以接待。这面锦旗,承载的不仅是一份感激,更是一份信任与肯定——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,李女士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司法困境,最终在我所律师的专业协助下,实现“沉冤昭雪”,合法权益得以维护。
李女士是西安市某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。2024年3月,她名下的房产、银行卡及微信账户突然被外省某法院冻结并划扣余额,被列为被执行人。当时,李女士工资刚刚到账,正准备偿还房贷和女儿学费,突如其来的执行令她陷入巨大困境。经与执行法院沟通,李女士得知自己竟作为外省一家房地产公司的“股东”,因公司未能偿还债务而被追加为被执行人,执行金额高达166万余元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该公司在当地仍有大量未结债务纠纷。
面对这笔从天而降的巨额债务,李女士一度崩溃。通过网络查询与亲友推荐,她最终选择向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求助。袁昊律师至今仍清晰记得初见李女士的场景——“我活不下去了,请救救我”,她泣不成声。袁律师一边安抚其情绪,一边迅速梳理案情。经了解,李女士毕业后一直在西安工作生活,从未前往涉案地区,且在相关裁判文书形成期间,她正奋战在抗疫一线,根本不可能参与涉案事务。袁律师敏锐判断该案存在重大错误,一旦执行完毕将面临难以逆转的风险,甚至可能导致一个家庭的破碎。
袁律师随即联系执行法官,紧急汇报案情并指出其中的明显疑点。执行法官高度重视,同意临时解除一张银行卡的冻结以保障其基本生活,同时要求尽快启动法律救济程序,否则将继续推进执行。
随后,袁律师联系原审法院调取案卷材料,深入调查后案情逐渐浮出水面:李女士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,竟“被委托”代理律师,案件历经一审、二审、再审全部程序;调取工商档案后发现,公司注册文件中李女士的签名及授权文件均属伪造,所使用身份证复印件为其早已失效的第一代证件,公司其他董事、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李女士也均不认识。事实清晰表明:李女士系被冒名登记为股东。
然而,还原事实与依法纠错的过程依然困难重重。由于该案的生效判决由该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,执行法院无权直接纠正。为避免案件陷入程序泥潭,李女士在律师建议下向省信访部门反映情况并备案,最终案件移交至省人民检察院办理。
省检察院受理监督申请后,经审慎调查与多方谈话,确认本案确有监督必要,并将其列为重点督办案件,交由市检察院具体承办。检察机关依法传唤李女士,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笔迹鉴定,结果证实相关文件确非其本人签署,工商登记亦属虚假。今年6月,在检察机关与原审法院多次沟通后,正式对该案提起抗诉,李女士终于迎来希望的曙光。9月,原审法院根据抗诉启动再审程序并重新开庭审理,检察机关列席庭审。目前,纠正原错误判决已指日可待。本案的成功推进,不仅将帮助李女士实现执行回转、挽回经济损失,更将彻底隔绝后续可能产生的债务风险,可谓挽救了一个普通家庭于危难之际。
回顾此案,我所律师始终秉持“诚信好礼,仗义执言”的所训,将当事人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,与李女士并肩作战,全力推动事实还原、争取司法机关支持,最终为其讨回公道。一面锦旗,是认可,更是激励。李女士的经历,也将持续鼓舞全所同仁坚守法治信仰、勇担社会责任,以专业能力捍卫法律尊严,以实际行动传递法治温暖。我们将以此为契机,继续精进业务、优化服务,让法律的公义之光照亮每一条追寻正义的道路,温暖每一颗渴望被守护的人心。